- 减少服务器负载
 动态数据(如数据库查询结果、API 接口返回值)经缓存后,重复请求可直接从内存或磁盘读取,避免重复执行 SQL 查询、业务逻辑计算,降低 CPU 和数据库压力。
 
- 加速响应速度
 内存缓存(如 Memcached、Redis)的读写速度可达每秒 10 万次以上,比数据库查询快 10-100 倍,尤其适合高并发场景(如电商大促、新闻资讯平台)。
 
- 降低带宽消耗
 静态资源(图片、CSS、JS)缓存至客户端或 CDN 后,后续访问无需重复从源服务器拉取,减少带宽成本(尤其对流量型业务至关重要)。
 
- 浏览器缓存(前端缓存) 
- CDN 缓存(边缘缓存) 
- 原理:将资源分发至各地的 CDN 节点,用户就近获取,降低源站压力(尤其适合跨国业务)。 
- 配置方式:在 CDN 服务商(如阿里云 CDN、Cloudflare)后台设置缓存规则,指定文件类型和过期时间。 
- 适用场景:图片、视频、HTML 等静态资源,解决跨地域访问慢的问题。 
- 服务器端缓存(后端缓存) 
- Nginx FastCGI 缓存配置: - fastcgi_cache_path /var/cache/nginx levels=1:2 keys_zone=fcgi_cache:100m max_size=10g;server {
    location / {
        fastcgi_cache fcgi_cache;
        fastcgi_cache_valid 200 302 1h;  // 200/302状态码缓存1小时
        fastcgi_cache_valid 404 1m;     // 404页面缓存1分钟
        ...    }}
 
 
- 示例(PHP+Redis): - // 缓存数据库查询结果1小时$key = "user_data_123";$data = $redis->get($key);if (!$data) {
    $data = $db->query("SELECT * FROM users WHERE id=123");
    $redis->set($key, $data, 3600);  // 缓存3600秒}
 
 
- 应用层缓存:如 PHP、Java 等程序通过缓存框架(如 Redis、Memcached)存储业务数据。 
- Web 服务器缓存:Nginx、Apache 通过模块缓存动态请求结果。 
- 适用场景:动态数据(如用户列表、商品详情)、高频访问的 API 接口。 
- 数据库缓存 
- 内存缓存(如 Memcached、Redis) 
- 磁盘缓存(如 Nginx 本地缓存、文件缓存) 
- 缓存粒度控制 
- 缓存过期与更新机制 
- 缓存预热与降级 
- 缓存雪崩 
- 缓存穿透 
- 内存占用过高 
缓存的核心是 “用空间换时间”,但需结合业务场景平衡以下几点:
- 数据实时性:如金融交易数据需低缓存时间(甚至不缓存),资讯内容可延长缓存; 
- 硬件成本:内存缓存成本高,可采用 “热数据 + 内存”+“冷数据 + 磁盘” 的分级策略; 
- 维护复杂度:分布式缓存需考虑数据一致性(如 Redis 主从延迟),简单场景优先使用单机缓存。
 
 - 通过合理的缓存策略,可将服务器 QPS(每秒请求数)提升 3-5 倍,同时降低 50% 以上的数据库负载,是性能优化的 “必选项”。 
(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阅读,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、不代表任何立场以及观点。)